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研究会动态 快 讯 趙姓名人 会员风采 企业联盟 文学艺术 会员天地 经贸信息 趙姓源流
  站内搜索:
趙姓名人
趙姓历史名人
趙姓当代名人
趙姓名人 你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趙姓名人 
   
趙朴初—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
 

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在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中,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人物生平

赵朴初,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庆,1911年随父母迁回老家太湖县寺前河居住。

早年求学于苏州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

1928年后,任上海江浙佛教联合会秘书,上海佛教协会秘书,“佛教净业社”社长,四明银行行长。

1938年后,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中国佛教协会秘书、主任秘书,上海慈联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兼收容股主任,上海净业流浪儿童教养院副院长,上海少年村村长。

1945年参与发起组建中国民主促进会

1946年后,任上海安通运输公司、上海华通运输公司常务董事、总经理。

1949年任上海临时联合救济委员会总干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常委、副主席,亚非团结委员会常委。

1950年后,任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上海市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华东民政部、人事部副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政法委员会副主任。

1953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中缅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名誉副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

1980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顾问,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副主席、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常委,上海市人大代表。他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作为爱国宗教界的代表,他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0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赵朴初先生灵塔位于杭州北高峰北麓法华寺

   主要成就

赵朴初是著名作家诗人书法大师,著名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

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在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中,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早在大革命时期,赵朴初亲眼目睹在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下中华民族备受欺凌,在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下广大农民蒙受苦难,从而立下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

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后,他积极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组织妇女支前,动员和掩护300多名青壮年奔赴前线,千方百计地救济、安置难民。

上海沦陷后,他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积极与新四军联系,把经过培训的千余名中青年难民,分批送往皖南新四军总部,其后陆续送往苏南、苏北等地参加抗战。

1938年他参加了职业界救亡组织上海益友社并担任理事长,参加了上海各界人士抗日统一战线组织星二聚餐会及其核心组织星六聚餐会,积极宣传抗日主张,团结爱国人士,开展秘密斗争。抗战胜利后,赵朴初痛恨国民党反动独裁的黑暗统治,积极参加争取民主、反对内战、解救民众的爱国民主运动,迎来了上海的解放。

50年代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赵朴初在担任华东民政部、人事部副部长期间,为华东地区和上海的经济恢复和安定群众生活做了大量工作。

作为佛教协会副会长,赵朴初号召佛教徒与全国人民一道,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周围,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

赵朴初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1945年12月30日,赵朴初与马叙伦王绍鳌林汉达周建人雷洁琼等在上海成立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现”为宗旨的政党——中国民主促进会。此后,赵朴初同志历任民进上海分会副主任,民进上海市委主委,民进中央委员、常委、副主席,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德高望重的卓越领导人

赵朴初同志始终热爱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同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有着亲密的友谊。他长期担任民进中央和全国政协的领导职务,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为发扬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为巩固与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做出了重要贡献。

赵朴初是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在国内外宗教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深受广大佛教徒和信教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他佛学造诣极深,《佛教常识答问》等著述深受佛教界推崇,多次再版,流传广泛。

他从青年时期开始,就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学说,经过漫长的求索,他逐步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最能代表中国劳苦大众的意志和利益,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建成繁荣富强的新社会。

作为新中国一代宗教界领袖,赵朴初同志把佛教的教义圆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圆融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尊严,扞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事业之中;圆融于促进中国佛教界与世界各国佛教界友好交往的伟大事业之中。

他充分地论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的问题,指出:党和国家从政策上、法律上充分尊重和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宗教徒则要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拥护党的领导,报国家恩,报众生恩,积极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他告诫佛教弟子,佛教的利益必须与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我们的生命好比一滴水,只要我们肯把它放到人民的大海中去,这一滴水是永远不会枯竭的。赵朴初同志坚决拥护党中央制定的关于宗教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要指示,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赵朴初同志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宗教理论和工作,坦诚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他积极促进全国各宗教界的团结和稳定。他热情支持十世班禅为发展藏传佛教文化,建立藏传佛教正常秩序,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境外势力分裂祖国的活动所开展的各项工作。

他积极拥护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经金瓶掣签、报中央政府批准认定的十一世班禅,并热情关心十一世班禅的培养教育工作。他恪尽职守,殚精竭虑,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朴初同志一生致力于中外友好交流活动。

1951年,赵朴初同志代表中国佛教界主动送观音像给日本佛教界,打开了中日民间友好交流的大门。随即,日本佛教界发起了护送中国二战时期在日殉难烈士骨灰归回祖国的活动,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扬。赵朴初同志多次以团长身份出席禁止原子弹氢弹保卫和平的大会。

1961年3月,他赴印度新德里出席世界和平理事会,会前应邀参加泰戈尔诞辰百周年纪念大会,当场义正词严地驳斥了某些反华势力突然发动的恶意攻击,赵朴初同志维护国家尊严的举动,赢得场内一片掌声和各代表团的热烈祝贺,陈毅副总理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1962年,赵朴初同志倡议中日佛教界共同纪念鉴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日本佛教界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广泛宣传中日友好传统。

1980年,他推动和组织了鉴真和尚塑像回中国探亲活动,掀起了中日民间友好交流往来的高潮,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群众基础。

1993年,赵朴初同志提出佛教是中日韩三国友好交流“黄金纽带”的构想,得到韩国和日本佛教界一致认同,轮流在中国、韩国和日本召开了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宗教在国际交往中具有联系广泛的积极作用,向世界人民广泛宣传了中国政府的宗教政策,加深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赵朴初同志始终关心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积极开展同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侨佛教界的友好交流与联系,同破坏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言论和行动进行坚决斗争。

1999年7月,当李登辉逆世界和平之潮流,悖中华民族统一之意志,公然鼓吹“两国论”时,已届耄耋高龄、久卧病榻的赵朴初同志,郑重发表谈话,严厉谴责李登辉的谬论。

在他生命垂危时,还念及台湾的老友故旧,心系祖国统一。

赵朴初同志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书法大师。他的诗词曲作品曾先后结集为《滴水集》、《片石集》,其中不少名篇在国内外广泛传诵。他的书法作品俊朗神秀,在书法界久负盛名

赵朴初同志又是一位以慈善为怀的慈善家,长期从事社会救济救灾工作,做了许多慈善事业,直到晚年体弱多病时,还亲自为遭受地震和洪水灾害的地区筹集救灾资金。他率先垂范,为自然灾害和希望工程捐出个人大笔资金。他生前立下遗嘱,他的遗体凡可以移作救治伤病者,请医师尽量取用。他在遗嘱中表达生死观云:“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充分展现了赵朴初同志的心灵境界。

   个人成就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 50 多年,中国佛教走过了辉煌而又艰难曲折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赵朴初居士对佛教始终怀着炽热的感情,以与佛教事业共命运的无私无畏的护法精神,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宗教政策和法律,协助党和政府正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各项法规,为保障佛教和相关事业的正常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从四个方面回顾赵朴初居士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一、参与筹建和领导中国佛教协会,团结和组织各民族佛教徒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佛教从此也进入新的时期。1954年颁布和此后几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明文规定公民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僧俗著名人士倡议和酝酿,1953年5月正式成立中国各民族佛教徒的爱国联合组织――中国佛教协会。此后1957 年、 1962 年召开中国佛协第二、三届代表会议。中国佛教协会的基本宗旨和任务是团结与联系全国佛教徒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积极参加爱护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展各项佛教教育和文化事业,同时增进与各国佛教徒的友好交往,参加保卫世界和平运动。赵朴初居士作为中国佛教协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认真负责地做好各项工作,推进佛教的民主改革,团结全国佛教徒参加祖国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

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在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的带领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新时期。自此中国佛教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底中国佛教协会举行了第四届全国代表会议,在认真总结落实宗教政策的情况和经验,恢复和健全佛教机构,修改和补充佛协章程,明确新时期佛教的任务等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这次全国代表会议上,赵朴初居士当选为会长。

1987 年2月、1993年10月中国佛协前后召开了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代表会议,赵补初居士继任会长。在第六次代表会议上,赵朴初会长作了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划时期意义的《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的报告,对中国佛教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发展佛教教育培养人才等重大问题作了清晰明确的阐释。在新修改的章程上规定佛协是“全国各民族佛教徒联合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从此中国佛教协会承担督导全国佛教寺院、信众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道风学风,健全组织等方面的重大责任。赵补初居士殚精竭虑地尽职尽责,遵循佛协章程,努力落实全国代表会议的各项决定,为协助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推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团结和组织各地佛教徒投入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适应时代倡导人间佛教思想,努力将中国佛教圆融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

自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太虚法师提出旨在贴近人生、改善人生的“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理论以来,人间佛教思想在中国佛教界逐渐产生广泛的影响。

赵朴初居士在参与中国佛教协会领导的过程中,也在积极推进佛教适应现实社会,为利益人群,造福社会努力奉献。“文革”后,经过“拨乱反正”,赵朴初居士在新形势下适时地提出了人间佛教的思想。

1983年底,赵朴初居士在中国佛协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作的《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纪念报告中明确地提出今后必须提倡 人间佛教思想,同时提出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国佛教的“农禅并重”、“注重学术研究”、“国际友好交流”三大优良的传统。在 1987 年佛协第五届会议所作的报告中重申和阐释了这一思想,并且在新修订的佛协章程中明确规定:“ 团结全国各民族佛教徒提倡人间佛教积极进取思想,发扬佛教优良传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在 1993年10月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所作的《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的报告又阐释了人间佛教思想,并强调今后应着重抓好加强佛教自身建设的问题。赵朴初居士在《佛教常识答问》、《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等著作中也对人间佛教思想进行了论述。

赵朴初居士所倡导的人间佛教具有怎样的内容和特点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强调爱国爱教,团结进步,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二)将佛教劝善止恶的戒规和伦理规范――五戒、十善及大乘菩萨四摄、六度等进行现代诠释,使之与社会公德、公民道德建设和思想教育相会通,发挥积极作用;

(三)佛教必须“续佛慧命”,传承正法,保持组织的纯洁性,为此必须加强信仰、道风、人才、教制、组织在内的五大自身建设;

(四)继承和发扬中国佛教优良传统,主要有“ 农禅并重 ” 、“ 注重学术研究 ”和“ 国际友好交流 ”三大传统;

(五)强调佛教必须关心现实社会,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以造福社会,利益人群;

(六)维护法律尊严、人民利益、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维护祖国统一。

赵朴初居士倡导的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人间佛教思想,是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集中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佛教界各级领导和广大僧俗信众的意志和智慧,对以往走过道路所作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为中国佛教在新时期的存在和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中国佛教协会继承了赵朴初人间佛教的思想,正如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法师在《中国佛教协会五十年》报告中所说的那样:中国佛教协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光辉旗帜,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弘扬人间佛教积极进取思想,发扬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引导各民族佛教徒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做出贡献。

三、重视培养佛教人才和佛教文化研究赵朴初居士十分重视佛教人才的培养和佛教文化研究工作,1956年中国佛学院的成立及其在“文革”后的恢复,栖霞山灵岩山分院的设立乃至各地佛学院的成立,都得到他老人家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他主持召开了1986年和 1992年两次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强调培养佛教人才是“最重要,最紧迫”的大事,提出调整教育规划,编写教材,制定相应措施,联合学界力量培养研究生等,从而为中国佛教教育事业开拓了新局面。赵朴初居士十分重视佛教文化研究。在他主持下,佛协组织力量开展保护和整理佛教文物,发掘和拓印房山石经,组织编写《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出版中文版《中国佛教》,恢复金陵刻经处,补刻《玄奘法师译撰全集》,出版各种文集,举办佛教美术艺术展览,成立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重印《清藏》等。1987 年成立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开展佛教学术研究和教内外佛教学术交流,出版《佛学研究》、《佛教文化》和学术著作。赵朴初居士为中国佛教文化建设事业付出了大量心血。

四、积极开展民间外交,为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汉语系佛教在公元4世纪后期传到朝鲜,然后在6世纪中叶传到日本。长期以来,佛教是中、朝、日三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赵朴初居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积极从事民间外交的杰出代表之一。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以赵朴初居士为代表的中国佛教界积极开展与日本佛教界友好人士和团体的佛教文化交流,对增进中日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起了重 要作用。

1993年赵朴初居士率团出席日本佛教界纪念中国佛教协会成立40周年的庆祝活动,韩国佛教界也派代表出席会议。赵朴初居士在致词中说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自古到今已形成一条“黄金纽带”,并提出重建“黄金纽带”的设想。他的比喻和建议立即得到韩国和日本朋友的赞同,提议召开三国佛教首脑会议,以进一步推进三国发展友好关系。1995年5月,首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北京召开,至已在三国连续举行过7次会议。会议以“友好·合作·和平”为主题,旨在构建三国佛教的友好关系,积极推动三国人民的友好交流,维护东亚稳定,维护世界和平。

此外,赵朴初居士为代表的佛教界人士还积极开展与南亚、东南亚及其他国家佛教界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为推进人民间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赵朴初居士是一座丰碑,他多年以来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做出了卓越功勋;他又是一面旗帜,他参与创建中国民主促进会,参与政协领导,主持中国佛教协会工作,提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人间佛教思想,将佛教圆融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之中;他德高望重,一身正气,学通今古,知识渊博,诗文书俱臻上乘,然而又虚怀若谷,热情提携后人,被各界人士奉为良师益友,卓越的风范垂于天下,必将彪炳于千秋。

   书法作品

赵朴初诗词、书法是闻名遐尔,尤其书法影响力非同一般。他是一位蜚声中外的书法家。诗词促进了书法、书法也需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对赵朴初来讲他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思想,其佛学文化是多数学者和书家不具备的。[6] 

中国书法史上虽然出现了高僧和名居士书法大家,但在佛教界居于领袖地位唯独赵朴初先生。他的诗词和佛教文化知识,促进了他的书法艺术的发展,在现代史是一位有造诣的书法家。研究赵朴初的书法与佛教文化和他的诗词是分不开的。他既是书法家,也是佛学家、诗人。他忠实地把佛学精粹融化到自己的书法艺术中,他的书法作品在佛门的翰墨史上“功德无量”,永世飘香。

赵朴初青少年时期写什么书体不清,从时代的需要和他的家庭出身,和已形成的书法风格,其书写馆阁体的功底深厚,这种书体虽有落后与保守的一面,但也有规范书法非常重要的另一面。从书法规范的低层次到直抒胸臆高层次的过渡,没有书法规范的低层是不行的,规范是每个艺术家的起步之始,这需要个人的拼搏,观念的更新,逐步蜕变,还要摆脱世俗,方可达到成功的意境。

赵朴初在书法艺术上由传统走向创新。其一,家学渊源,受到直接熏陶、教育,特别在诗词、书法方面由启蒙到成才,这对他后来的发展和成功影响至深。其二,作为一代佛教领袖,与佛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的禅理与书法理论的结合,对他的影响是全方位,也是多层次的。赵朴初先生曾告诫书法界朋友,他把“书法当成一门学问,一种科学”。博学各家法帖,撷诸家之精粹,融会贯通,终于写出自己风格。

赵朴初行书有自己的独以之处,在用笔上无论起笔、收笔,都做到了认真严谨,起笔藏锋,行笔中锋,笔有力度。每件作品,从开笔到收笔都进入佛教禅理之境界,平和之气韵,布局气度大方自然,风格统篇一致。

赵朴初楷书行草尤其写得好。展示世人面前的多是行草,以他的行楷为例,可以从点画变化、章法布局,谈点对赵朴初书法认识,并和同生共同研究、探讨。[7] 

一、行楷书的点画变化

赵朴初在安庆的故居和太湖县寺前镇赵朴初生平陈列馆,在这两处见到最多的书法为行草,其中有一幅写“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行笔为小楷,写于佛历2540年,其作品取法于颜、柳,点画变化较为突出,蜕变而成自己的风格,结体严谨、深厚圆润,笔健挺拔,舒展大方,拐折竖画宽博厚重,显得稳如基石,点呈圆形,有高山坠石之势,可见颜、柳书之风貌,雄强之风骨,可见赵朴初楷书功力确非一般。

二、行草书法的章法布局

赵朴初的行草书法,与其他书家有很多不同点:一是赵朴初具有高深的佛学知识,他的书法作品,尤其晚年书法作品,具有浓重禅理,这是其他书法家所不具备的;二是赵朴初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意具有明月清风之禅意;三是赵朴初书法具有意境精湛、翰墨飘逸之感。他的书法立轴横幅,通篇观之如金石铺地、字距、行距、布局疏朗别致,字字独立,上下呼应,意连笔不连,气贯通篇。书与诗,珠联璧合,可称“双绝”,是中国书法与诗艺术史上光彩照人的珍品。2000年5月31日,人民日报评论赵朴初书法“赵朴初同志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他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着十分精湛深入的研究,在诗词曲和书法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作品俊朗神秀,在书法界久负盛名”,当代书法大家谢泾廉得益于赵朴初的真传。

赵朴初书法结体方正严谨,浓郁朴茂,骨气深隐,看出他是一位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学问,心底慈善,对人正直笃实,超凡脱俗的书坛一代宗师。

赵朴初先生的书法以行楷见长,脱胎于李北海苏东坡,字的体势向右上方倾斜,结构严谨,笔力劲健,有种雍容宽博的气度,隐隐透出一种佛家气象。

浙江省普陀中学校名“普陀中学”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湖北工业大学原校名湖北工学院”校名五字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天津财经大学校名即赵朴初先生所题。

辽宁大连辽宁师范大学校名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福建福州福建师范大学”校名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四川省阆中市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张桓侯祠”四个字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山西省民俗博物馆馆名为赵朴初先生所题。

安徽省九华山祗园禅寺的“祗园禅寺”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4A级风景区万佛湖的“万佛湖”三个大字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山东省庆云县石佛寺的“大雄宝殿”四个字是赵朴初先生所书。

广东省珠海市普陀寺的“普陀寺”三个字是赵朴初先生所书。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元山寺的 “玄武山”三个字是赵朴初先生所书。

中国十大佛寺的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四个字是赵朴初先生所书。

中国著名985工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名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江西省的中国著名211工程大学南昌大学校名四字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山东理工大学东校区图书馆馆名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南京三江大学的校门上“三江大学四个字也是赵朴初先生所书。

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名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安徽省芜湖市皖南医学院的校门上“皖南医学院”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河南省开封大学的校门上的“开封大学”四个字也是赵朴初先生所书。

安徽省安庆市浮山中学教学楼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八个字为赵朴初所书。

安徽省庐江中学的校名是赵朴初所书。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校训是赵朴初所书。

长沙市贾谊故居也是赵朴初所书

南京市金陵中学的校名是赵朴初所书。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的校名也是赵朴初所书。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校名也是赵朴初所书。

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校名也是赵朴初所书。

山东省莒南县第一中学校名也是赵朴初所书。

安徽省太湖县“安徽省太湖中学”和校训:难学能学,难行能行,为朴老所书。

《读者周刊》为朴老所书。

中国“211工程”大学安徽大学校训“至诚至坚 博学笃行”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山东省烟台大学东校门上的“烟台大学”为赵朴初先生所题。

安徽省庐江县冶父山伏虎寺就是赵朴初题的寺名。

安徽省原巢湖师范专科学校(今巢湖学院)也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校名。

安徽省安庆市广圩中学也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校名。

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企业简称“淮北矿业”为赵朴初先生所题。

“中国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的牌匾为赵朴初先生所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师范学院校名为赵朴初先生所题。

西安培华学院(原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校名为赵朴初先生所题。浙江省江山中学的校名也是赵朴初所书。

题写"洛阳牡丹甲天下"。

   诗词作品

《闻斯大林遗体被焚感愤而作》

吾犹及见水晶棺,戎服雄姿尚俨然。威望人神今异昔,权衡功过七兼三。攘羊事有情宜隐,卫国功垂世不谖。贼子敢撄天下怒,自焚应不待灰寒。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

庆东原·海南访兴隆归侨农场

绿暗群山洼,红明一路花。问风光道地东南亚。一村村老欢少哗,一队队勤工力稼,喜天涯客子还家。漫等闲茅草与棕麻,创江山件件都无价。

一九六二年一月

水调歌头·喜闻毛主席畅游长江

弥天传喜讯,举世仰人豪。七十三龄矍铄,谈笑踏惊涛。风起群山雀跃,波涌一轮日出,挥手动扶摇。滚滚长江水,游戏等塘拗。

与天斗,与人斗,乐陶陶。亿万英雄儿女,破浪赴前标。誓灭熊罴虎豹,横扫牛鬼蛇神,四海看奔潮。高插红旗处,万岁响云霄。

一九六六年七月

满江红·读报载英雄四排事迹感赋

……千王杰,万雷锋刘英俊李文忠。几曾能比拟今日英雄?急难寻声争授命,一腔血腾满江红。问谁欤化育新人?毛泽东。

一九六七年十二月

满江红·门合赞

……论心迹,九秋空。论风骨,雪山松。更目光电曜,扫尽蛇虫。“我”字忘时无险阻,血花飞处彻天红。问是何时代斯人?毛泽东。

一九六八年五月

陈伯达罪行材料阅后口占

当年捉到小爬虫,慷慨激昂攘臂起,高呼还有变色龙,说要追根追到底。三年露出龙尾巴,原来就是你自己!

一九七三年

西游演了是封神

如来佛胡授记,姜太公乱封神。吃一顿涮羊肉,便硬派作回民。

一九七四年仲夏之一夜敬记于前门之后

 
网站首页 研究会动态 快 讯 趙姓名人 会员风采 企业联盟 文学艺术 会员天地 经贸信息 趙姓源流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赵姓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电话:010-57135591 传真:010-57135591 网址:http://www.zhaoxingwenhua.com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豫ICP备17032877号-1

http://www.5icool.org/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