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两百年前的《合肥县志》,赵千户巷赫然眼前。在清时的庐州古城郭图上,赵千户巷还静静立在三孝口的西北角,垂首低眉,毫不张扬。但随着春秋辗转,在历史的隧道里,赵千户巷犹如一树昙花,袒露了瞬间的丰姿后即告谢幕。在庐州的众多古巷中,赵千户巷似乎没什么特色,但了解它的人都知道,它不仅仅是一条巷子,而是代表了一种精神,一个象征,浓缩着合肥人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
说起赵千户巷,我们不得不触摸它的源头。相传明朝末年,农民军领袖张献忠领兵攻打合肥城,众兵涌城,满城百姓无不惊慌失措。合肥城中一赵姓秀才曾与张交好,危急之际,拿出张献忠先前所赠的两面令旗,插在其居所的街头巷尾。张部众兵见令旗后,竟无人敢向前越雷池一步。慌乱中百姓见此情状,纷纷跑到巷中避难。一时间,巷内人山人海,挤满了避难的百姓。张献忠闻报后,带人来到赵秀才门下,问赵“族下为何如此多人”,赵秀才朗朗一笑:“吾无大能,唯族下人丁兴旺,算来有千户人家”。自此,赵秀才居所的巷子就被称为赵千户巷。古《庐州府志》载,该巷址在昔刘公祠旁。而据旧《城郭图》示,昔刘公祠位于今三孝口西北侧。
隐身不见
令人遗憾的是,赵千户巷走到后来,一头插进了历史,隐身不见了。站在如今的三孝口,向西北望去,现代钢筋水泥丛林直延伸向天边,昔日的赵千户巷已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了。按说,承载着包容、宽厚、善良的赵千户巷,有足够的理由让人们记住,但后人对它了解太少,没有多少人能说出它的来历,甚至不知道它的名字,听说具有如此优美传说的巷子,许多人面带惊奇。
赵千户巷神秘消失
记者在一张上个世纪40年代绘制的合肥地图上,看见赵千户巷还无声地躺在地图中间,但谁也不知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赵千户巷神秘消失了,是毁于战祸,还是灭于天灾,没有人能给出答案。据从事合肥地方志工作研究已有二十个年头的沈光化先生介绍,建国后,合肥城改造力度很大。本来城区面积就小,由于缺少保护,在一轮又一轮的城市改造中,很多巷子凋落了。“现在不但这条巷子本身荡然无存,就连这个仅具象征意味的名字也被废弃不用,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